来源:亿百体育真人注册开户 发布时间:2025-06-14 22:19:29
近来,2025年伦敦工艺周我国国家馆以“天工开物”为主题,展出一系列极具我国特色的手工艺著作,给当地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展览包含“天工开物我国工艺精品展”“妈妈的针线活”“安溪铁观音:一片奇特的东方树叶”三大单元,出现了我国传统工艺的文明传承与立异开展。
在主展区,独龙族织娘用7种植物染料织就的“彩虹毯”,每平方厘米布满32根经纬线;姑苏錾刻大师在银壶外表雕出毫米级的《千里江山图》纹样;龙泉青瓷匠人精准操控窑温至1230摄氏度,令冰裂纹差错小于0.5毫米……这些大都出自我国年青艺术家之手的工艺品,让当地观众近距离感触我国手工艺“材美、工巧、器韵、时宜”的共同魅力。
我国艺术与规划杂志社社长钱竹在一组精巧的漆器茶具前向观众介绍,这组茶具的创造以北斗七星为构思,展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意境,并经过模块化规划使其适配现代生活场景。“如果说‘天工’是造物主的手稿,‘开物’就是人类的批注。我国手工艺既继承陈旧技艺,也回应今世审美。这次展览既是对千年匠心的问候,也是对现代规划言语的探究。”钱竹说。
伦敦工艺周主席盖·索特一边轻抚展台上的紫砂壶钮,一边向现场观众共享一段阅历:“20年前,我在宜兴见证了一位老匠人的据守。他的每一件著作,都是机器无法复刻的。对他来说,传统工艺不仅是技能著作的传承,更是文明的接连。”索特以为,我国手工艺在规划与构思中展现了人与自然调和共生的才智。
“能在伦敦看到像独龙毯这样的展品,我十分振奋。”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亚洲艺术策展讲师戴维·弗朗西斯曾多次到访我国,在云南、四川等地研学。他表明,我国活跃传承开展传统手工艺,这种据守传统、与年代共前进的理念与实践令人钦佩。
伦敦工艺周兴办于2015年,是全球最重要的手工艺文明活动和沟通平台之一。自首届工艺周至今,我国现已接连11年参展。本届展会期间,中方还举办了多场讲座、体会与互动活动,进一步深化了中英在工艺、文明与构思工业等方面的沟通与协作。
“中英两国都有值得自豪的工艺传统,我国的陶瓷、漆器、织绣等技艺历经千年传承,经过中外商贸来往等,向国际展现中华文明的共同美学。”我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赵飞表明,我国分外的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开展和维护使用,并将其融入脱贫攻坚、村庄复兴、文旅交融等各项事业,推进其创造性转化、立异性开展,让一大批非物质文明遗产勃发活力。“我国将继续饯别全球文明建议,推进我国传统工艺走向国际,从理论、实践、工业等方面继续推进中外文明对话。”赵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