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亿百体育真人注册开户 发布时间:2024-10-01 03:55:53
春夏季销量下滑、秋季出货不畅、冬储政策举步维艰、利润全线调低、全年业绩堪忧!究其原因几乎是耳熟能详,原材料行情不稳,农产品价格偏低,干旱和暴雨肆虐,耕地面积减少,安全环保高压持续,资金链吃紧等。
在面对 2020 年之际,如何预测和描述未来的市场行情,对于农资人来说都会备受煎熬,重复老生常谈已经失去意义。笔者试图通过另一个角度,为大家提供一种思路和想法,以供大家参考。
在国内,种植结构调整难以到位,农产品价格市场调节仍占主流。这将意味着:经济作物种植培养面积有扩大的动能,但供过于求的程度继续加深,农民投入成本增加,价格提升难度较大。粮食作物受价格、气候的双重影响,种植培养面积不会增加。
在国际,受间歇式国际贸易争端的影响,农产品进口总量将有所回升,价格持续走低,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影响较大。表现为:一方面间歇式进口(无规律大量进口某类农场品)较为突出,对国内种植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农民投入积极性受挫;另一方面进口农产品价格偏低,会严重压制国内农产品价格抬升。
尿素、磷肥的市场行情报价持续走低,意味着原料厂家将倾其全力参与市场之间的竞争,将持续逼迫复合肥企业调低价格。2019年秋季二铵价格走低必将延续到2020年甚至更久,复合肥企业对氮肥、磷肥原料未来的期望将直达冰点,将考验复合肥企业的承担接受的能力和底线。
2020年,国家对化肥企业的安全、环保还会持续增压,开工不正常和成本上升将伴随着复合肥企业,与为争夺市场占有率形成低利润的局面形成对辊挤压,复合肥企业生存环境堪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突发性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将成为行情波动的定时炸弹之一。
据国际气象组织预测,2020年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将增多。国内受大气环流、不正常海流影响,干旱、干热、洪涝、病虫害还将持续,风调雨顺将成为奢求。因此,对气候环境的期望值不能太高,要做好应对气候问题对农业种植的影响,用肥季节前肥料订单很难形成,短时间供货能力将对复合肥企业提出严峻考验。
虽然国家已经确定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和目标,但还有大量的问题是需要解决,短时间内没办法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明确方向。土地流转、订单农业、农家小院、家庭农场、特色种植、生态庄园等发展模式,仍将处于试探和验证阶段,生态农业种植还是未知领域。因此,2020年中国农业发展的红利无法享受。
化肥进出口(钾肥除外)受国际主产区变动和供应链政策影响,进口和出口都将进一步缩减,钾肥进口市场行情年度变动不大。但受国际关系和局部冲突的影响,原油、天然气价格会出现暴涨的可能性加剧,对肥料价格的影响不应忽视。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对于化肥市场行情而言,肥料进口和出口影响不大,但国际突发事件的影响在加大,将成为行情波动的定时炸弹之一。
随着经济稳步的增长,物价提高是必然的,物价上涨本身不是问题,导致了通货膨胀才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2019年猪肉价格暴涨引发一系列相关商品的价值上涨,说明一旦粮食、油、蛋、奶、肉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扬,对价格指数的影响极为直接。因此,国家会极力控制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上涨幅度,防止物价涨得过快,但物价的波动幅度会加大,势必会影响到复合肥的定价策略。
用工难、人力成本增加,决定着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企业自动化技改将成为必然趋势,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综上所述,2020年影响市场行情诸多因素没有悬念的会出现一边倒局面,利好因素不多,笔者预测必将出现异常心电图模式,即:行情波动幅度加大,间隔时间缩短。
2020年化肥市场行情波动幅度加大,价差有可能突破每吨500元大关;间隔时间缩短,类似“心律不齐”症状。
2019年10—11月:价格维持现状,冬储政策必将低位运行,企业、经销商开启博弈模式,冬储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
2020年3—4月:原材料价格大大调整,波动范围较大,复合肥行情表现极不稳定;
2020年5—6月:原材料价格大概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情况,企业将进行年度中期政策调整,价格变革会相当敏感;
2020年7—8月:氮磷钾原料会出现大幅攀升,基点价位会超出春季主流平均价格,复合肥价格将在高位运行;
2020年9—10月:氮磷钾原料会出现小幅回落,复合肥价格仍然会处于高位运行中。
面对2020年变化多端的市场行情,无论大、中、小企业,应对方略将转变为硬性对接能力,将考验企业的真正实力。复合肥行业洗牌继续加快速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提升公司抗压、抗风险能力,适应国家各项政策要求;第二,积极组织良性资金流,加大原材料阶段性备货;第三,强化生产效率,提高短时间供货能力;第四,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高复合肥产品适应性,放轻大田作物区,强化经济作物区;第五,企业间强化互补互助,缩短运输距离。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